一、安全运行规范
1.操作前准备
-穿戴防护装备:高校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操作人员需佩戴安全帽、防护手套、护目镜及防毒面具,防止化学药剂飞溅或有毒气体吸入。
-检查设备状态:确认设备各部件连接紧固,无泄漏;电气系统接地良好,线路无破损;液位计、压力表等仪表显示正常。
-环境安全确认:保持通风良好,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处于工作状态;清理设备周围杂物,确保操作空间畅通。
2.运行监控
-实时参数监测:每2小时记录一次进出水流量、pH值、溶解氧、温度等关键参数,确保数据在设计范围内波动。
-异常响应机制:
-发现异常振动、噪声或气味时,立即停机并悬挂警示牌,防止误操作。
-电气故障(如短路、电机烧毁)需由专业电工检修,严禁非专业人员触碰带电部件。
-管道泄漏或阀门故障时,迅速关闭上下游阀门,修复前禁止运行。
-应急处理:制定突发泄漏、火灾等应急预案,每年至少演练2次,确保人员熟悉逃生路线及应急设备使用方法。
3.安全操作禁忌
-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触摸转动部件或进入未通风的密闭空间。
-禁止频繁启停设备(如水泵每小时启动不超过3次),避免电机过热损坏。
-化学药剂添加需严格按配比操作,防止反应失控。

二、维护规范
1.日常维护
-清洁与润滑:每日清洁
高校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表面油污、灰尘;对轴承、齿轮等运动部件涂抹润滑油,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℃(最高≤75℃)。
-紧固检查:每周检查螺栓、螺母等连接件是否松动,及时紧固以防止泄漏。
-滤网清理:每班次冲洗格栅、喷嘴及集水槽,防止堵塞影响处理效率。
2.定期检修
-周检:每周二、五检查停用设备(如备用泵),预防长期闲置导致部件锈蚀。
-月检:每月对空压机、气压系统进行全面检查,更换老化密封件;校验仪表精度,确保测量数据可靠。
-季检:每季度检修共用水的恒压变频供水系统,清理管道内沉积物。
-年检:每年解体检查核心设备(如生物反应池填料、曝气装置),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。
3.专项维护
-防腐处理:对设备易腐蚀部位(如碳钢材质管道)涂刷防腐漆,每2年重新涂覆一次。
-药剂管理:定期检查药剂储备量及浓度,过期或变质药剂需按危废处理流程处置。
-污泥处理:污泥浓缩机、离心机运行期间随时检查,停用后及时保养,防止污泥板结损坏设备。
三、人员管理规范
1.培训与考核
-操作人员需通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,培训内容涵盖设备原理、操作规程、安全防护及应急处理。
-每半年组织一次复训,更新行业新技术及法规要求。
2.职责分工
-运行管理员:负责日常参数监控、运行记录填写及异常情况上报。
-设备管理员:制定维护计划、执行检修任务并建立设备档案。
-化验员:定期检测进出水水质(COD、氨氮等指标),为运行调整提供数据支持。
3.记录与档案管理
-建立设备运行台账,记录运行时间、参数、维护保养及故障处理信息,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。
-高校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技术资料、操作手册及维护记录需分类存档,便于查询及审计。